面對著不同的情況,
你又會怎樣做呢?
情景一
老先生被診斷有認知障礙症,最近他日漸消瘦,更因為肺炎已反覆出入醫院兩次。這次入院,檢查發現他的吞嚥功能出現退化,醫生擔心他營養不良,想以導管直接供應養份。
家人
如果你是故事中主角的家人,你會讓他接受「鼻胃管餵養」嗎?
病患者
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角,你會接受「鼻胃管餵養」嗎?
情景二
續上題,老先生插入鼻胃喉管接受餵奶後,他不停地將喉管拔出,護士多次為他插回喉管,亦將他的雙手綁在床欄上避免他再拔喉,可是他仍不斷嘗試掙脫,所以手腕的皮膚都已又紅又瘀。而且因為對乳製品之不適應,他經常會有大便稀溏的情況,刺激到臀部皮膚破損。
家人
如果你是故事中主角的家人,你會讓他繼續接受「鼻胃管餵養」嗎?
病患者
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角,你會想繼續接受「鼻胃管餵養」嗎?
情景三
老太太有一日突然在街上昏倒,醫生經診斷後發現她是心律不正。老太太陷入昏迷,情況不穩定。醫生查閱病歷,發現她曾拒絕植入心臟起搏器。醫生擔心她會隨時出現更危險的心律不正,與她的家人商量接下來的治療方案。
家人
如果你是故事中主角的家人,你會讓她接受「心肺復甦術」嗎?
病患者
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角,你會接受「心肺復甦術」嗎?
情景四
患有癌症的男病人已接受了六個月的化療,但剛剛檢查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。近日,他也有時出現神志不清及渴睡的情況。醫護團隊提議轉介他到紓緩科病房,他的太太不同意,因為她仍盼望會有奇蹟出現,希望醫護團隊可繼續全力醫治她的丈夫。
家人
如果你是故事中主角的家人,你會讓他接受「紓緩治療」嗎?
病患者
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角,你會接受「紓緩治療」嗎?